又一次和你们相遇 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2022-11-06 |发布者:信息部申育 |查看:88

  再次踏上支教之路,比起第一次仿佛要更清楚自己需要做些什么,但被告知我可能没有队友孤身一人去校点,我内心还挣扎了许久,当我做好心理准备独自背上行囊报道时,临时塞个老师与我一同搭档,倒也就不那么忐忑了。

又一次和你们相遇 - 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 - 1.png

  不过这次到校方式属实特殊,四人驾车到校,新手司机也是拿驾照后第一次上路,不过乡道沿途的景是真好看呀!不愧是背靠贵州山乌江边的风景学校啊,景色真是太舒服了呀!

又一次和你们相遇 - 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 - 2.png

  接任的班级也是之前教过的三年级,备课方面倒是省了很多事情,让我能有更多的精力做其他课程的思考与准备,这个学校的老师和校长与以往的不同,不会有太多的交集,李老师成功打入内部后打探到这个学校非常佛系,基本不参与各类活动,每个老师就上好自己的课就完了,我听后内心也松了口气,对我“漠视”我才能有胆子做的想做的事情,但是这位校长还是蛮给力的,住宿与我们生活缺的东西能及时帮我们沟通解决,相对以前这学期的支教仿佛更“自由”。

又一次和你们相遇 - 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 - 3.png

  我们班一共33名学生,最开始报名的时候只来了32名学生,那时候我统计了下有13名留守儿童,15名父母其中一位在家,这样的情况倒是比我想象中要好很多,但当我问他们父母会管你们写作业这些吗?大多数的回答没有,只有一两个说会管,这还是让我蛮震惊的。那位最开始没有来报名的学生听其他老师说他爸爸闹着学校给什么贫困补助,不然就不来读书,校方这边也是想了办法,最后说先让孩子来读书,家里不许,所以开学那一周孩子都没来,最后好不容易说通了又说住宿费,由于家太远需要住宿,最后校方又去协商,好说歹说才让孩子来了学校,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种事情,但是我无法形容我内心的感受,后来与老师闲聊中了解到这孩子的家庭条件不算很贫穷,就是孩子妈妈前两年离家,去年刚离完婚,孩子跟着爸爸,家里还有一个六年级的哥哥,前段时间他们家刚重新修缮了小楼,修房子的时候借了些钱,现在也没出去打工,政府上门劝的时候又说不好意思主动讲家里太穷上不了学,觉得丢面子,后来就说没钱,学校也就说,那就让孩子来上学,不花钱,孩子爸爸又想政府能给家里评上低保,开始不断的“协商”我问为什么不去打工,老师说因为懒啊,不想干活,就想拿政府的钱,家里的地也不种,家里好几个兄弟,几口人都是拿低保的,从老师的言语中能感受到对这一家子的无奈与恨铁不成钢,毕竟现在国家严查义务教育情况,家长认为只要我提出要求学校就要满足我,否则我就“撒赖”不让孩子上学,而孩子遇上这样的家长也挺无奈的,后期我观察过这个孩子,学习成绩确实不太理想,但是学习态度还可以,每次也会按时上交作业和及时完成背书,是一个比较腼腆的男孩子。

又一次和你们相遇 - 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 - 4.png

  这学期我的课不算多但比较杂,我最喜欢的就是兴趣课和音乐课这比任何一节课都有意思,我在刚来时参观了学校的这些功能室,发现他们有专门的音乐教室,里面还有台钢琴,我试了试能弹,教室里各种器械还算齐全,但都是未拆封过的,我猜想他们以前应该没有怎么正式上过音乐课,我没课的时候会跑去练练基础,这学期我想教他们唱一些儿歌,我用蹩脚的技术去教他们教简单的儿歌,虽然很不“称职”,但至少能让他们感受到这个教室里有“魔法”,前期在与田老师沟通我这学期的儿童剧剧目,我确实有点抓耳挠腮摸不着门,直到田老师给我推荐了些看似很难实则较为简单的音乐剧时,我想应该可以利用我的音乐课加上这间教室场地的利用,我想去尝试一下,孩子们最初看了剧目后很激动,开始一边看一边挑选角色,每次听说要上音乐课或者儿童剧他们都会在教室里欢呼,课上表现也非常的兴奋,在集体表演时跃跃欲试,当我想请几位示范的时候,他们总是会眼观鼻、鼻观心的低头不说话,这让我有些苦恼,其实他们在音乐课上的表现有时候要更放得开一点点,尽管我们可能两节课学一首歌进度较慢,他们的表现也非常给力,现在音乐课上我开始带一些儿童音乐剧里的歌曲进行学唱,进度也还算可以吧,希望这学期他们能给我不一样的惊喜。

又一次和你们相遇 - 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 - 5.png

  来了两周有余,即将月底,我们还未去走访过,开始想着刚来还不熟悉,大部分高年级也都是住读家都比较远,酉阳的孩子们也都有些腼腆,导致我们还未开展走访工作,内心也是有些焦急,而我带的三年级大部分都得走读以为就就不会出现家特别远的情况,但通过询问才知大部分都是在校外租的房子,周末也是都会回去他们口中的“老家”。

又一次和你们相遇 - 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 - 6.png

  来到酉阳后,慢慢的了解与平时的观察,发现它比我之前去过的学校都要“偏”一些,交通、快递运输、乡上的人口、铺面这些都要少很多,也可以说非常的不方便,但还好有每月固定的“逢场”的日子,我们在每周食物水果的物资购买上倒也还算不错,也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小时候赶集的那种热闹,有时候我下去买东西的时候会看到那些放学或者放假后孩子们的一些娱乐活动,有用枇杷树枝桠荡秋千的;有和小伙伴一起买零食蹲在路边吃的;有坐在滑板上从高坡上滑下去的;也有高年级在家门口打羽毛球的;还有放假会和家里人一起赶集去买零食吃的,在这些当中我仿佛看到了我小时候在外婆家的童年,在那个科技不那么发达的童年,回想起我在城口支教的时候那些孩子大部分其实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拿着手机刷短视频或者玩游戏,虽然这边可能也有只是我还没发现,但是总觉得这里的孩子要更贴近我想象中的乡村孩子的现象。

又一次和你们相遇 - 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 - 7.png

  今天周五天气还不错,正好留了两个学生背书,想着背完就送他们回家顺便走访了,去之前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见到家长我要说些什么,我要了解些什么,但当我走到孩子们的家里时,老人们的热情招待,又是泡平时自己舍不得的茶水,又是拿出卖钱的瓜子让我磕,他们也有很多问题想问我,家长里短的问题或者孩子的表现、成绩、作业,很多问题都不需要我问,他们就像是找到了一个倾听者一般说出许多许多的“苦水”临走时他们总是挽留我吃完饭,或者给我一些东西让我带走,说这是对我的心意,也是觉得一个人离家太远的照顾与关心,我以为走访的我会很无措,但当真正的去过以后,其实什么都能聊上来,这种感觉还不错。

又一次和你们相遇 - 中华支教与助学信息中心 - 8.png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重庆市渝中区小书包公益助学中心”



申领教学物资(免费) 申领公益图书(免费) 参加驴行中国(调查) 申领村小药箱(免费) 申请小额资助(免费) 申请云服务器(免费)
扫描下列二维码加入CTA智能微信俱乐部

或添加微号 cta613 获最新支教助学信息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astpost


GMT+8, 2023-3-31 17:14 , Processed in 1.396991 second(s), 20 queries .

回顶部